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二水庵位于梅县区松口镇下坪村,嵩山河与隆文河的交汇处,所以取名为“二水庵”。到二水庵必须经过两座桥,先过隆文河上的马娘桥,再过嵩山河上的二水桥。距离二水庵不远处的嵩山河上,建了一座宽约50米的拦水坝,大坝高四五米,雨季降雨量大,形成的瀑布十分壮观,是目前梅县区和梅江区最壮观的瀑布。
嵩山河与隆文河交汇处
二水庵外观
马娘桥
马娘桥
二水桥
嵩山河的二水庵瀑布
奔腾的嵩山河
站在二水桥上看到的瀑布(左边被树木挡住了一部分)
二水庵、二水桥、马娘桥和瀑布的位置
在二水庵里就可以听到嵩山河(起源于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村,故也叫高思河)瀑布的响声,站在二水庵大门前的石拱桥上,你就可以轻松看到大约70米外的瀑布。
桥上远眺瀑布
当然,你要体验一下这个瀑布到底有多么壮观,最好还是要移步到瀑布旁边的岩石上去感受,看看那宽阔的水帘,听听那震耳欲聋的水声,怎一个“爽”字了得?如果有同伴一起去,一定要请同伴帮你多拍几张照片,录几段视频发发朋友圈。因为这么壮观的瀑布梅州市范围内并不多见啊!
二水桥与马娘桥相距仅300米左右,这两座桥都是长约40米的单拱石拱桥,古朴而坚实。
马娘桥,据说原名叫马羊桥,旧时为方便下坪村的马牛羊过河而建,羊与娘谐音,久而久之,马羊桥便成了“马娘桥”。但直觉告诉我,马娘桥就在马头山下,以前应该有跟马娘有关的典故或传说。
马娘桥
二水桥因在庵门前,故也叫庵门桥。两座桥外形相似,可能是相同的师傅建造的。如今,两座桥几乎成了去二水庵烧香拜佛的专用桥梁。至于建桥的时间,资金来源,师傅是谁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信息。
二水桥
《光绪▪嘉应州志▪古迹》记载:“二水庵在倒车”有人会感到很奇怪,明明二水庵是在下坪村,怎么说在到车呢?
原来,到车村曾经建有一座供奉惭愧祖师的庵庙。有一年夏天,到车村连降暴雨,暴发的山洪冲毁了那座庵庙,还把惭愧祖师的木雕神像冲到隆文河和嵩山河的交汇处,被村民发现后打捞上岸。当时人们一致认为是惭愧祖师启示人们这里是建庵的最佳地方。于是,到车村的村民便捐款在河岸上建起了二水庵。
嵩山河与隆文河交汇处
二水庵建好以后,每年正月初九,到车的村民都会抬着轿来二水庵接神像,然后敲锣打鼓从下坪村抬到到车村,所到之处彩旗招展,鞭炮齐鸣,十分热闹。村民们则在各姓的宗祠里摆上三牲果品等祭品恭迎神像,祈求神明保佑村民四季平安,五谷丰登,财丁兴旺……最后抬回二水庵。
从二水庵的大门匾额上看,二水庵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1983年重建后的二水庵,红墙金瓦,简洁干静,庵内供奉着创建灵光寺的惭愧祖师潘了拳的木雕像和南海观音等神像。
庵门的对联:“庵结双流地,门开一洞天”点明了二水庵处在二水交汇处,一门中开,别有洞天。
大殿上的2对圆形大理石柱上刻着两幅对联:“木鱼有声休问事,经书未了不施礼”“说法堂前龙侧耳,谈经坐上虎低头”。
廊前的2对大方石柱上刻的对联是“诚心拜佛此地便是西方,有意求神何必远往南海”“佛地有尘风自扫,禅门无锁月常关”。对联禅意十足,让人看了暗暗点头。
旅游路线:
百度地图导航到二水庵(注意:在下坪村要顺着大路走,不要被导航误导而走进了小巷子里)
参考资料:
1、《梅县村情概览》(2019年版)
2、《松口镇志》(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