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05 0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5:50
陈佳洱教授长期专注于加速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中国在射频超导加速器、加速器质谱计、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高压静电加速器以及束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贡献显著。他不仅拥有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具备高超的试验技能,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物理学家。
早在1959年,陈佳洱教授就提出了关于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研究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科委的支持,并成为他的第一个加速器研究课题。在英国学习期间,他设计了一套微分探针装置,深入研究了离子束在横向和射频相位运动中的衰减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越隙共振的存在,提出了判断越隙共振的实验标准,同时发展了用正弦波电位器控制离子轨道中心的方法,成功抑制了越隙共振振幅的增长,使束流传输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
在螺旋波导加速器领域,陈佳洱教授自1972年开始致力于研制工作,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功解决了结构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等关键问题,建成了第一台可用的螺旋波导加速器样机,并在后续研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和同事们研制的螺旋波导聚束装置获得了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进入80年代,陈佳洱教授开始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成功设计并建造了4.5MV加速器,使之成为北京大学核科学试验基地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该设备在离子种类、能量范围和束流脉冲化性能等方面优于国内同类设备,并填补了中国单色中子源在特定能区的空白,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陈佳洱教授在纽约州立大学核结构研究所访问期间,将MeV的碳离子压缩到100皮秒,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他于1984年在北大筹建中国第一个射频超导研究室,并于1988年建立了该研究室。在这一领域,陈佳洱教授提出并主持研制了首台国产纯铌超导腔,解决了国产铌材中的杂质含量等问题,使该腔的品质因数和表面电场分别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陈佳洱教授提出了基于超导加速器的高亮度电子束装置的课题,并在高亮度的光阴极超短脉冲束电子*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2001年,他与赵夔等成功建成了中国首台144 MHz的1/4波长离子超导加速器样机,达到了国际同类腔的运行水平。
在高频四极场加速器领域,陈佳洱教授自1984年开始与同事合作创建,并在1992年建成了首台26MHz 300 keV的样机,实现了RFQ在中国的首次加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成了1MeV RFQ,仅用24千瓦的高频功率就能稳定地将660微安的氧离子束加速到设计值,射频效率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陈佳洱教授还与李坤、郭之虞教授合作,从1988年起,经过五年的努力,成功建成了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PKUAMS),在14C测量精度、碳束输运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并成功测定了多个考古样品的年代,获得了1995年国家教委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家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陈佳洱教授和郭之虞教授主持该质谱计,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佳洱教授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长期在北京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为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佳洱(1934— ),上海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家、加速器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