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的分录怎么做?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33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3:13

出售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照收到对价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如有减值部分应转出。
如上面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66 000,则全部出售的时候应转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66 000
贷:投资收益 66 000
也可以和上面的分录一起做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4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9 438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66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成本 2 500 000
投资收益——C公司债券 85 438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3:13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和出售上有不同的会计分录过程,对此,通过下面的文字来学习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会计处理过程。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的会计分录过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二、出售持有到期投资的会计分录过程: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的计量: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 (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本期计提的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期末摊余成本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应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此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其中,"利息调整"实际上反映企业债券投资溢价和折价的相应摊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0.45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