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县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5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0:14

布拖县的名称源于彝语,意为"布特",其中“布”象征刺猬,“特”则代表松树。这个地区的历史变迁丰富,最早成立于1952年,随后在1960年撤销,1962年又重新设立。


2000年时,布拖县的行政区域包括三个城镇:特木里镇、龙潭镇和拖觉镇,以及27个乡,如木尔乡、九都乡等,每个乡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人口分布。根据当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138604人,各个乡镇的人口数量各异,从数千人到上万人不等,反映出布拖县多元的民族分布特点。


到了2004年,布拖县的行政区划调整为3个镇(特木里、拖觉、龙潭)和27个乡,涵盖了补尔、觉撒等乡,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塑造了布拖县的多元文化风貌。这些乡镇的分布和人口构成,展示了布拖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扩展资料

布拖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大凉山区(东经102°43′——103°04′,北纬27°16′——27°56′),距州府西昌114公里。与昭觉、普格、宁南、金阳等县接壤,与云南省巧家县隔金沙江相望,于1955年3月建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全县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有耕地31.65万亩,林地84万亩,草地118万亩。全县分5个片区,辖3个镇27乡,1个行政村。全县约有14万人口 ,彝族占总人口数的94%,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12.9万人,占93%。县*驻特木里镇,邮编:615350。代码:513429。区号:0834。拼音:Butuo Xian。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0.4960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