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6: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05:49
怎样治欠钱不还的老赖
怎样治欠钱不还的老赖,有些人借了别人的钱后迟迟不还,宁愿当个老赖也不愿意还一分钱。欠钱不还的老赖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对付,下面来看看怎样治欠钱不还的老赖。
一、欠钱不还的老赖怎么对付?
以诉讼方式解决问题。很多人不愿意打官司的原因是因为觉得那“不光采”,这种观念应当改变,诉讼是一个解除纠纷的一种方式,是穷尽其他办法无法解决的时候的最后一个手段。
大体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诉前财产保全
2、起诉
3、执行
4、调解
面对债务人借钱不还的时候需要采用法律的途径来解决,但是在处理债权债务问题的时候,要能够一直运用合法手段才能对自己更有利。
二、可以让对方坐牢的三种方式
1、拒不执行*判决
债务人借钱不还,债权人向*起诉,*判决后,债务人依旧置若罔闻,拒不还钱。此时,债权人可以再次向*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假如债务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但前提是,在执行期间,债权人需向*提供被执行人有财产而不还钱的有力证据。
2、信用卡恶意透支
法律规定: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假如持卡人恶意透支额度超过1万元,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一旦银行向*起诉,将会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3、借钱不还型诈骗
“借钱不还”型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比如:借款人以经济困难为由,利用他人的信任,骗取他人钱财,这种以借贷之名,行诈骗之实的行为应当被定性为诈骗罪。
日常生活中,此类诈骗行为在亲戚、朋友及同事之间较为多发,借款人主要利用对方的信任或者同情心,虚构相关事实,进而借钱,其本意借钱就不打算还,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借贷式诈骗”。
借贷式诈骗,数额较大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平常的欠债的事件中,可以通过看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催讨欠款的方式,并且需要看清楚欠条的内容。欠条的内容是关系到是否能够讨回欠款的一个重要的证据,需要进行规范。
一、怎样治欠钱不还的老赖
1、治欠钱不还的老赖的方法如下:
(1)尽量保留对方欠钱的证据,如果没有的,可以补充写欠条或者借条,注明借钱用途合法;
(2)拿到证据后再去要钱,若对方没有钱的,可以协商以物抵债;
(3)如果数额较大的,对方有没有偿还意图,想赖账,可以考虑民事起诉。数额巨大的,可以报警处理,对方可能涉嫌诈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二、欠钱不还的起诉流程是什么
欠钱不还起诉流程如下:
1、起诉,当事人到有管辖权的*立案庭起诉,需要带身份证、起诉书、证据材料等。债权债务诉讼的管辖*一般是被告所在地*。
2、*受理,*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受理。
3、开庭审理,开庭3日前*用传票通知当事人,用通知书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前3日发布公告,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以及开庭的时间、地点。
一、老赖欠钱不还会不会坐牢?
欠钱不还,一般是民事纠纷,不构成刑事案件,不能判刑。如果自己要不来欠款,可以向*起诉,*判决后,债务人还不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的强制执行仍然置之不理、拒不履行的,则可能构成拒执罪,会涉及到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简称拒执罪)是指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二、哪些情况会被*列为老赖?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三、拒执罪的犯罪表现有哪些?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