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2: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13:12
六朝晚期青瓷高足杯
唇口外卷,弧腹内收,高足(柄)瘦细垂直,底马蹄状中间实心,灰胎瓷化程度好,腹外壁釉剥落,转折缝处微现釉迹,杯内有微薄的青绿泛黄釉。此杯虽然厚重笨拙,但造型已趋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360余年间,战乱较少的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从而推动了江南地区瓷器的生产。地处水运交通要道的码头源九江古浔阳城,相传是繁荣的商埠,赣北商品集散处,也史瓷器贸易的大市场。现在遗址仍然可以看到有灰胎、青黄、青绿釉等各种瓷片遍布湖滩。隋文帝开皇九年(5年)因水患,浔阳城东迁到现在的九江城区(同治《德化县志》)。六朝浔阳城遗址是现在的七里湖,它随着长江的水位升降,春夏一湖水,秋冬露湖滩。遗址面积3平方公里,内有墙基房址、陶瓷窑址、砖瓦窑址、冶炼场址等。实物表明的年代与城池存在的时间相吻合。过去人们对这些遗存物都不重视,两岸的农家把湖滩上的古陶瓷盘、碗拾大作鸡食盘。这只青瓷高足杯就来自他们的家里。此杯在胎、釉、工艺等方面的特征与湖滩遗存的瓷片相符合。烧造窑口应为丰城罗湖窑(唐代称洪州窑)。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云:丰城窑历东晋、南朝,直到隋唐。是一处延续烧造时间较长的瓷窑之一。此杯器型也接近《中国陶瓷》所说:高足杯为浅碗式,下承以高喇叭形圈足,杯心印有兰花纹,具有隋瓷的特征。故古浔阳城遗址出现的这只青瓷高足杯可说是存世最早的高足瓷杯了 。
元釉里红龙文高足杯
敞口外侈,丰腹内收,高足空,外壁3道竹节,火石红露胎。白胎,釉色光润,淡青白闪微灰。全器用铜红料绘出3个部分纹饰:(一)腹部饰一条飞龙,形体细长.瘦头猪嘴.山羊须,细颈蛇尾,三爪锋利,肘毛形如飘带。毛发向后上飘,双鹿角,斜方格鳞。龙的头尾之间点缀火焰纹。(二)碗口内饰相互勾连的眷草纹一周。(三)内底部饰釉里红折枝菊,中间一朵盛开的简笔菊花,花瓣围绕呈螺旋状花心作圆形排列。
明代青花高足杯
敞口外撇,深腹内收,喇叭形高足。白胎细腻,釉色青白,青花淡雅鲜艳。腹部装饰青花寿山、宝塔、人物、树枝。明高足杯和碗的广景较大,尤其是高足杯现存有一定数量,品种也多。在造型制作上与元代有明显的区别。元代高足杯的高足上细下粗,有1~4道竹节纹,中空不丰底、不施釉,只是元末的底足足缘外撇,中空局部施釉或占釉。明代高足杯的足均外撤,呈喇叭状。杯与高足柄是用釉粘接.足中空封底心施釉,这是明代高足杯的主要工艺特点。
清代高足杯
有青花、斗彩、鳝鱼黄釉、冰梅等装饰。造型和制作工艺与前代也有区别。明代高足杯足呈喇叭状,中间柄较高。清代高足杯足外撇,杯与足之间相似两杯底足对接,中间柄很短。图5是笔者收藏的青景德镇民窑青花缠枝纹高足杯。高6.7厘米。侈口深腹,下部成喇叭状空心足,中空施满釉。杯的口沿下绘青花如意纹,腹壁饰缠枝花纹,足壁画焦叶纹,胎细白。
*和当代高足杯
*时的高足杯主要是上部的杯敞口,腹稍浅,下足高大粗壮。如铁源主的《*瓷器》103页伪满洲囚皇宫御用器,绿釉描金高足杯,8x6厘米,康德年款,从杯内的字样来看,当是薄仪赏赐之物。其釉莹润,金彩辉煌,为*时期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