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知多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8:24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8:32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着游子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也表达了人们祈盼丰收、幸福的美好愿望。古往今来,每逢中秋佳节之际,人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来表示庆贺,这些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秋习俗,它们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那些习俗吧!

中秋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桂花、饮桂花酒✨

因为中秋节期间,桂花开始盛放。正所谓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这个时候的桂花香,十里开外都能闻见。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自古人们就喜爱桂花,它清可荡涤,浓可致远,有“九里香”的美称。它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人们称为“仙友”。

多地将桂花作为城市的市花,比如成都、苏州、咸宁、六安、信阳、杭州、桂林、威海、衢州等等。

桂花的味道香,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食用,可以酿造桂花酒,也可以泡桂花茶,或者制作桂花糕点等。在入秋之后,桂花开始盛放,八月中旬之后,桂花就开始慢慢凋零了。人们将掉落的桂花收集起来,酿成桂花酒,桂花酒的味道醇香、酸甜适口、醇厚柔和、余香长久。而且晚饭之后喝一点桂花酒,对于睡眠也有一定的帮助。

——🎃🎃猜灯谜✨


中秋节灯谜由来在我国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到了魏代,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

——🎃🎃玩花灯✨

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中秋举办花灯会的习俗。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都形成了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

花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的一种展示。在广州、等地,“树中秋”活动就是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璀璨的彩灯不仅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还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而所谓“放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的灯,灯下点燃蜡烛,热气上腾便可使灯飞到空中,引人欢笑追逐。灯象征着希望。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非常流行,正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的期盼。

——🎃🎃祭月✨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观 潮✨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8、燃 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秋习俗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逐渐发生着改变,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了。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这些比较常见的习俗,还有一些较具地域性和民族特点的习俗,比如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吃田螺、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的看串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尽管中秋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但是中华儿女们欢庆中秋,企盼阖家团圆和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却始终都是一致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8:32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如今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古今何处不中秋。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月圆时刻,不知有多少思乡和团圆的思绪相伴,悲欢和离合,笑声和泪水,演绎了多少人生的故事。自汉至唐,墨客*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8:33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08:33

中秋节的习俗有:
1. 祭月:民间拜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2. 赏月:中秋节当晚,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园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3. 猜谜:中秋月圆夜,家家户户喜欢小孩提着灯笼满街跑,小孩边跑边唱“八月十五玩中秋,点起灯笼砍中秋”。
4. 玩花灯:中秋节有玩花灯的习俗,小孩子喜欢“点灯笼”,一些长辈则喜欢“送灯”。
5. 烧塔: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
以上是常见的中秋节习俗,不同地区和民族还会有其他习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12.9780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