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物哀”怎么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8:1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8:36

”物哀“可以理解为是听到、看到、遇到一些事物时,心有所感而发出的叹息声。比如看到美丽的晨雾,会感叹“啊,迷蒙的雾气真是美丽。”相当于古汉文中的「呜呼」之类吧。
简单点说,就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
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9:54

《源氏物语》审美风格:物哀

“物哀”实质上是日本式悲剧的一种独特风格。它不像古希腊悲剧那样有重大的社会主题、宏大的气魄、无限的力度和剧烈的矛盾冲突;也不像中国悲剧那样充满浪漫的*和深重的伦理意识,而是弥漫着一种均匀的、淡淡的哀愁,贯穿着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体现了人生中的悲剧性。由于平安王朝佛教盛行,紫式部本人也笃信佛教,这就使得这种悲剧性建
立在了佛教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基础之上。它努力表现“前生自业”、“前世因缘”、“因果报应”和“轮回”等的佛教观念。
“物哀”(もののぁわれ)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
大致是指人由外在环境触发而产生的一种凄楚、悲凉、伤感、缠绵悱恻的感情,有“多愁善感”、“感物兴叹”、“感物伤怀”之义。
“物哀”具有强烈的感受性、抒情性、悲剧性,是日本式悲剧的一种独特审美风格;也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性的悲剧冲突,即现世的情欲享乐与深层意识中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
《源氏物语》
由于选取日常男女私情这样一个角度表现人物的命运,就使得作品能够从最细微处着手,详尽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他们的可悲结局。
“物哀”也恰恰只能在这种看上去十分琐屑的日常情感生活中得到体现。
“物哀”表现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敏锐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直观的、情感化的、非逻辑的。与此相适应,《源氏物语》采用的是所谓“并列式”的结构。
全书的每一卷(帖)都具有相对的性,而没有环环相扣的情节张力。
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细腻的情感体验、敏锐的心理感受《源氏物语》中的人物都是“苦”的化身,但缺乏对痛苦命运的的抗争,而是自认前世注定而无可奈何地承受。
书中的主要人物到头来大都以出家遁世或死亡作为最终的解脱。
“物哀”所奠定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性、抒情性、悲剧性的美学风格,成为日本传统文学的一大特征,并被近现代的作家所继承下来。
我们在日本近代“私小说”,在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人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美学风格的
影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1.5131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