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可以吃龙胆泻肝丸吗 肝火旺盛可以吃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2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0:50

龙胆泻肝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阴虚而不甚、阳亢而不烈之高血证及滴虫性*炎、阴痒、带下等证。
中文名
龙胆泻肝汤
功用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证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出处
《医方集解》
歌诀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组成
龙 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
用量
龙胆草(酒炒)6g,黄芩(酒炒)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两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义
本证多由肝胆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治疗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为主。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肝胆实火上炎,上扰头面,故见头痛目赤;胆经布耳前,出耳中,故见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均为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肿,阴痒,阴汗,妇女带下黄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共为佐药。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不伤正,泻火不伤胃。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0.517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