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09 04:23
共16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4-09 08:45
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呢?许多朋友对此还不很了解,今日,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
原指古代道家的政治主张,无所作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现也指不要干涉过多,让人们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道德经》享誉世界,被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业领袖所崇拜,被奉为旷世奇书,万经之王。
扩展资料:
无为而治适用的范围:
1、治理国家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 ,各级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戚,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
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2、企业管理
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高层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为,而在小事上则有所不为,就必须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的管理目的。
3、教育领域
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实践例子:
舜无为而治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综上就是对该词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大家进行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05:53
【释义】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读音】wú wéi ér zhì
【简拼】wwez
【例句】作为一种天下大治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社会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即人民足食足兵和社会诚信。
【成语典故】
1、由于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后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后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
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出自《吕氏春秋》
2、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出自《论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07:11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涉、充分发挥民众的创造,走向崇高与辉煌。
“无为而治”的实践范例有:汉朝初年的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残败,将黄老之术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黄老之术反对穷奢极欲,提倡“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因而,汉初推崇黄老的几位皇帝都十分俭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08:45
“无为而治”的意思就是不过多的干预以及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无为而治的意思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阐述道家的治国理念。其也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扩展资料:
无为而治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后接着是七雄相斗,战争连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
而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做为献给统治阶级的南面术,无为而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10:37
意思是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即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无为而治本意并不是不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适于统治者。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规范,倾向于不妄为,适于每一个人。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一种治国之术,对后世安邦治国影响很大。如田齐的黄老之学和汉初的黄老*都是官学、显学,用来治理国家,并成就了齐国霸业和文景盛世。
唐初把道教定为国教,推行垂拱而治,出现了“贞观之治”。明初力推“休养生息”*,出现了“仁宣之治”。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太平盛世,都直接或间接是在道家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各派评述
1.老子的说法是:我无为而民自化
2.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4.庄子和韩非的观点是:君无为而臣有为
5.黄老道家代表作《吕氏春秋》说: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故能使众能也。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6.黄老道家的另一部巨著《管子》更是对无为而治下的自化过程和动力机制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
7.司马迁的观点:“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道之所符、自然之验。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8.郭象的观点是:无为有为是相对而言的,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于木;船夫有为于桨,而无为于水;上有为于臣,而无为于具体事务。
9.李贽的观点;人能自治,不待禁而止之也。
10.傅山的观点:市井贱夫平治天下
11.严复的观点: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所有也,故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君主之国,未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
12.胡适的观点:最高领袖的任务是自居于无知,而以众人之所知为知;自处于*,而以众人之所能为能;自安于无为,而以众人之所为为为。凡察察以为明,琐琐以为能,都不是做最高领袖之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12:45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由来: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做为献给统治阶级的南面术,无为而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无为而治的现代化意义及功能
传统及近代管理,以大众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家庭管理、行政管理及教化管理为主。现代社会特别重视职业生活,将以往的成家立业分开为齐家、立业,所以多了一项企业管理,而且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所谓“现代”,不但是一个时间观念,而且是一个内容观念。时间方面,系指近代之后的当代。内容方面,则是现代化必须实现某些内容。换句话说,“现代化”不仅是一个描述的观念,还应该具有评价性的含义。现代化管理是合乎人性管理的一种追求。管理必须合乎人性,否则大家都痛苦。只有利润,只有绩效,一切讲责任,一切讲效率,而人人不得其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15:09
1、“无为”是老子提出的*思想,是相对于*上的“有为”而言的。
老子指出,“有为”*带来的祸害十分严重。他说道,“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也就是说,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贫困;法令越森严,盗贼越增加。统治者越是强作妄为,人民越是难以管理。
2、统治者正确的做法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的是,统治者在表面上该少一点*,少一点作为,对人民顺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得到巩固。
老子认为,虚无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东西。例如车轮,如果没有中间的圆洞,就不能转动了。茶杯、瓷碗等器皿,如果没有空的地方,就不能装东西。
门户如果没有空处,就不能出入。房屋如果没有空处,也不能住人。所以,“无”和“空”才是有用的1我们对待事情,无为正是有所作为。
扩展资料
1、无为而治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
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做为献给统治阶级的南面术,无为而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17:51
无为而治 wú wéi ér zhì
成语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成语繁体:无为而治
成语简拼:WWEZ
成语注音:ㄨˊ ㄨㄟˊ ㄦˊ ㄓˋ
成语用法:无为而治作宾语、定语;指以德化民。
近义词:无为自化
成语例子:老舍《四世同堂》:“假若人们都像钱先生,巡警们必可以无为而治。”
英语翻译:govern by doing nothing that goes against nature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9 20:49
无为而治释义:
无为: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思想;治:治理。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扩展资料
适用范围
治理国家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 ,各级**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戚,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企业管理
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3] 高层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为,而在小事上则有所不为,就必须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的管理目的。
教育领域
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参考资料无为而治-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00:03
无为而治意思是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
《 论语·卫灵公》:“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译文
《 论语·卫灵公》:“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自我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
扩展资料:
舜无为而治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后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后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李贽的观点;人能自治,不待禁而止之也。
2.傅山的观点:市井贱夫平治天下。
3.严复的观点: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所有也,故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君主之国,未能用黄老者也。
4.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
5.胡适的观点:最高领袖的任务是自居于无知,而以众人之所知为知;自处于*,而以众人之所能为能;自安于无为,而以众人之所为为为。凡察察以为明,琐琐以为能,都不是做最高领袖之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03:35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无为而治”并非中国人一直理解的消极厌世的人生观,而是积极进取,按自然法逻辑原则思量过的法律契约,及其相配套的法制程序构建开明开放公平公正的大道法治社会。
“无为而治”本质上是按自然法推导的法典程序建立大道法治社会实践,在现在的中国还有多少人迷惑于无为而治是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懒政。
扩展资料:
上古黄帝及其神农、尧、舜、禹、汤这五位圣人不但搞平民大道法治*社会实践,而且都推崇自然逻辑的“无为而治”实现天下*清明之治。
显然他们的“无为而治”不是说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说不要按君主个人说的所谓“天子的旨意和语录”或“ 天子的训导”这样人为规则做,而不考虑事物本身的自然规律。
无为的本意是:个人主观意志不得作为公正客观规律,个人偏执*不得改变大道方正之术,遵循事物的机理做事。
凭借客观条件建立功业,以推理自然逻辑法则的运势,不得见容于曲意掩盖真实(语出《淮南子》的一段)。
黄、老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是因为他们深信万事万物中包含了一种逻辑机理“恒道”。其实中国古人的所谓“恒道”就是现在我们通常的称呼自然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07:23
“无为而治”的意思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扩展资料
*“无为而治”,也是一种“贪”:
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反“四风”、改作风,新风拂面。但也有一些干部还缺乏担当,占着官位不做官事,甘当庸官、懒官、太平官,俨然一副“无为而治”的模样。
殊不知,这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不作为”实质上“贪污”了自己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责,是严重的渎职,也是可怕的*。
“不作为”*是贪图享乐。当前,有些领导干部护乌纱心切,一心只想着四平八稳,却将自己该做的事情抛诸脑后,做事拈轻怕重,工作挑肥拣瘦,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虽廉洁自律却碌碌无为,虽两袖清风却一事无成。
“不作为”*是贪图声名。个别*只想做好人、不想得罪人,他们希望无论好人坏人提到自己时都能说一句“好”字,以为只要不做坏事就能有个好名声、好人缘,甚至可以凭借多年“稳扎稳打”步步高升。
诚然,对于“不作为”这种*形式,目前连认定的办法都还是空白,更谈不上追责机制。所以要控制麻木不仁的衙门风气泛滥成灾,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监督,荡涤无聊度日的官场习气,造就人人奋发有为、个个积极向上的*生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无为而治
人民网-*“无为而治”,也是一种“贪”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11:27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含义,自从《道德经》问世以来,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现摘取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罗列如下:
1、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及黄老道家代表作《吕氏春秋》“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故能使众能也。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等说法中得到证明。
2、不干预,冷眼旁观。老子认为“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即使出现*差距,也像天降甘露一样,会“不平自均”,所以圣人应仿效天道,“致虚极,守静笃”、冷眼旁观,“以百姓为刍狗”,冷酷无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要干涉万民事务。庄子进一步指出,大道复杂多变,很难认识清楚,所以不干预是最好的治国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15:49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 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扩展资料
老子提倡“无为”,目的就是要在国家管理活动中,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而鼓励人民的自发性。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管理者一定会坚守“无为”的原则,只有无为,鼓励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治理天下才不会遭受失败;只有不固执己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治理天下才不会蒙受损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20:27
意思是指自己无所作为从而使天下得到治。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此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扩展资料:
无为而治的另一个含义: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道德经》享誉世界,被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业领袖所崇拜,被奉为旷世奇书,万经之王。
参考资料:无为而治的另一个含义——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1 01:21
1、意思: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2、出处:老子《道德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白话:
我什么都不做,百姓自然就会得到教化;我自己安静,百姓自然会变得正义;我不多事,百姓自然就变得富有;我没有*,百姓自然就会变得淳朴。
扩展资料
解析
1、无为而治本意并不是不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适于统治者。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规范,倾向于不妄为,适于每一个人。二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一点值得注意。
2、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研究无为而治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而达到天下大治。
3、从字面上看,无为似乎是无所作为、消极无为的意思,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老子所说的无为,决不是什么也不做。他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4、这里的“必作”利‘为’呜“治”都是有为的意思。“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