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1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5:48
展开1全部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别把四十说喜席,别把十四说席喜。
要想说好四和十,全靠舌头和牙齿。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关于绕口令的产生,可以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古籍中侥幸保存下来的《弹歌》"晰竹,续竹,飞土",相传为黄帝时所作。据考证,这是比较接近于原始形态的歌谣,其中,已经有了绕口令的基本成分--双声叠韵词。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现以前,绕口令就已经萌动于中国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之中了。
随着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祖先越来越注意汉字字音前后各部分的异同现象,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声叠韵词。这些双声叠韵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缠绕混淆;处理好了,又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音韵美。这使得一些人想到寻找规律,练习发音,训练口头表达。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一些声韵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故意兜圈子,绕弯子,连续成句子,教儿童念、诵。其中一些音韵响亮而又拗口、诙谐风趣的句子,不仅儿童喜欢,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欢。
这样,一个人唱出或几个人唱和,就在人民群众中耳口相传,流传开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又不断修改、加工、充实、完善,使它更近似于一首首幽默诙谐的歌谣,更加妙趣横生。至于谁是绕口令的具体作者和修改者,人们根本没有留意。因此,也就无所谓哪首绕口令是哪个人的作品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5:48
“叮铃铃,叮铃铃”,作文课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很快,老师从门外大步迈来,甩动的右手拿着一本绕口令书,同学们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叽叽呱呱议论起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立刻,教室里炸开了锅。
老师一声不吭地来到黑板前,回过头来冲着大家神秘的一笑,便在黑板上写下了几句话:碰碰车,车碰碰,坐着朋朋和平平,平平开车碰朋朋,朋朋开车碰平平,朋朋平平碰呀碰,不知是朋朋碰平平,还是平平碰朋朋。他一边写,大家一边读。读着读着,同学们就忍不住讨论起来,“这不是绕口令吗,老师写绕口令干嘛,这可是作文课啊。”同学们的眼中出现了一个个大大的问号,我想:“绕口令啊,简单,看我巧舌如簧的样子,这些绕口令对我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嘛!”正想着,老师一拍惊堂木,大家立刻停下来看着老师,老师说:“写完了,下面——谁来读啊?”同学们蠢蠢欲动,有几只手举了起来,老师点了几个同学,“嗯,挺流畅的`,看来这句绕口令太简单了,没有难度啊!”
说着,老师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化肥会挥发,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糟糕,死定了,这回的绕口令可真够难的,我好怕哦。”“这回谁来读呢?”老师环视着大家问道,同学们像一只只小乌龟的样子缩着头,谁也不肯举手回答,“看来只能让我亲自点人喽”,老师伸出“点金指”,“点金指”飞呀飞,落到陈盈朵头上,“你来”,陈盈朵慢慢吞吞地站起来,像一棵含羞草,说起话来像蚊子叫:“化回(肥)……会会挥花(发)……”她读得别扭极了,“化肥”和“挥发”就像被搅拌机混在了一起,怎么也分不清,大家怎么听都觉得有趣,台下的同学有的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有的半张着嘴巴,眼睛瞪得老大,傻愣愣的;还有的同学听她读得结结巴巴,生怕老师叫到自己,使劲地低着头。“江雯雯”,老师又点了一个同学,“化肥会挥发……”她的声音超小,我坐在她旁边都很难听清,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似的读着,尽管读得结结巴巴,但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
看来绕口令就像打游戏一样,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呀,我想:只要我们能像打游戏一样对绕口令充满兴趣,认真投入,努力完成,再难的绕口令都能顺利读好。看来,做每件事,我们都必须用心对待,天下是不会有不劳而获的果实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5:49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别把四十说喜席,别把十四说席喜。
要想说好四和十,全靠舌头和牙齿。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来试一试。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莫把四字说成十,休将十字说成四。若要分清四十和十四,经常练说十和四。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四是 四,舌头碰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