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科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5:0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01 06:13

由于初中生物在中考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有较多学生对初中生物不够重视.因此,很多生物教师都有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苦恼.那么如何才能优化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初中生物的必要性、重要性,从而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工作,才能够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是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科,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来自于生物.生物是需要通过不断观察、实验、分析来学习、总结知识的一门学科.就目前生物新课程的要求来看,注重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平时就要让学生多实践,加强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新的能力,光靠书本上的内容还不够,那么教师就需要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扩充、延伸.即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并将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广大生物教师平时在多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多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事件,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添加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可以将这些添加的内容记录在书本相应的部分或则写在笔记本上,待上完一节课后再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试着编写一些校本教材,这样做既可以将当地相关的生物知识与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整个初中生物教学更为系统化,又有便于今后教学的参考和研究,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广大生物教师要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这样才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游刃有余.
每次生物课程内容结束后,要检查教学的效果,就应布置必要且适量的作业,通过学与做来促进教学相长.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学生作业要适量.就初中阶段而言,最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做到及时巩固知识.按照教材要求,可安排必要的必要的观察、调查、讨论、饲养、小实验、小制作等课外实践活动.期间一定要强调安全问题.完成之后再及时把实践结果反馈给教师.二是教师选择题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开放性的题目,并且注意难易结合.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操作规范有序.三是批改作业要认真.对学生作业要进行认真及时的批改,批改内容应包括批改日期、成绩及适当的评语.对于作业中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反馈.要讲究实效,必要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和辅导.如此,作业才能体现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除了作业,考试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物教师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直接从网络上或参考书上把试卷照搬下来给学生考,要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来自己命题.这样的考试才能反映出最真实的情况.因此,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考试命题能力.考试命题能力是生物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有出好考卷的义务.考试命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着重考察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从命题的内容看,应当紧扣教材知识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出题,不能出偏题.在全部题目的组合中,既有教材内容可以回答的问题.又有理论联系实际或各种基本技能问题.要把握好试题的难易程度,考虑全面.期末考试可以结合生物中考的要求命题.一般把难、中、易题目的比例控制在7:2:1.难度系数基本控制在0.7左右.对于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不能是唯一的,批改时要建立在回答有依有据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防止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考试之后,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改卷、分析、统计考试成绩,总结教学得失并及时讲评.必要时要通过书面形式把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写出来,以供今后教学参考.对于后进生,教师不能嘲讽他们,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下次考好.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表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鉴于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因此,教师平时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锻炼和考察.
至于教师备课这方面,教师应该改变以前以个人为主的单一备课的形式.在当今课改时期,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且教师的课堂角色也有所改变.既然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强调了合作学习,那么教师们也该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因此,教师要适应课改,要把握好新教材,并要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最好进行集体备课,正所谓集思广益.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三大块,即认知目标,能力掌握目标,情感教育目标.如果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进行备课,恐怕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再说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也有个过程.在目前课改的时期,又许多变数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老师在一起备课就可以使教学准备得更加充分,从而减轻教备师课的负担,当然也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果时间不允许天天进行集体备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一周集中一两次对备课及课堂教学情况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以便查漏补缺.总之,要适应新课程,达到课改要求,集体备课势在必行.
虽然教科书是相关专业人士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但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变数不容易把握,生物课不能仅仅按照教科书来进行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标来进行灵活的教学.教材中有些偏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可以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进行删减或进行适当的教学,对于教材中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什么都要细讲,要做到繁简得当.这就需要教师要仔细研究生物课程标准,领会里面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只有精读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因此,仔细研究教学课程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于初中生物的科学探究,课堂上师生不一定要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这六个过程来进行,可以随着探究对象与探究环境条件的不同作出适当地调整,比如提出问题之前最好仔细观察被研究对象的一些特征,提出问题后要对问题进行评价,选出一个或几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来进行解决只要有便与得出探究结论的方法都可以采用.对于探究的问题及结论,如果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延伸,那么要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探究,并写出相关的探究报告.
由于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展好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活动,就要懂得合理地运用相关生物教学资源.比如校内资源有实验室、图书馆、植物园、体育馆等各种场地及设施.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条件、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校外的一些生物资源,比如自己家社区的图书馆、植物馆、公园,城市的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等地方的相关资源.如何能够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起到促进作用,如能结合上述的资源,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开展一些实地考察,通过学生观摩、动手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形成一些生物技能,同时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良好态度及情感也有所帮助.校外的资源可以很好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还为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证.因此,合理地开发运用校内外资源对开展生物新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新课程实施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逐步开展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这有助老师减负,有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发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如此便可以优化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更能体现出新课程的优越性.但是进行小班化教学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比如要考虑到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场地,教师观念转变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但就现今中国的教学情况而言,还不足以开展小班化教学.这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不够充裕,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师资严重缺乏,这就要相关*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鼓励年轻人到这些偏远地区支教.虽说现今*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但成效还有待检验.对于教学设施场地而言也还未达到小班化教学的要求,甚至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这就需要相关*加大投资力度,适当扩建教学场地,增加教学设施.为未来的小班化教学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接下来就是教师观念转变的问题,因为老的教学观念在许多教师心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如果突然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难免会不适应.而要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当务之急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只有通过认识学习相关小班化的理念,真正认识到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优越性.再通过一些相关宣传培训强化意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教师的观念是可以转变过来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好了,就等于心里做好了进行因材施教的准备,这样就给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在此前提下,又有了前面提到的物质基础.那就意味着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时机已成熟.到那时,师生家长才能真正感受到小班化教学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停留在形式阶段,否则只会是劳民伤财,获益甚小.
在平时教学当中,适时地开展公开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种相互学习、促进、提高的好方式.公开课活动的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评课三个环节,教师只有做好前两个环节才能在第三个环节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不能通过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来获得好的公开课效果.
公开课的开设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能反映出教师平时教学最真实的情况.即公开课应该注重原生态(真实自然),当然这不是说公开课可以很随意,必要的准备还是应该有的.比如教具的准备,教态,板书等教学常规应该三思而后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后再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交流研讨、反思,查漏补缺,这样才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同样一节课上了好几遍了,或则先给学生透露上课的主要内容问题,再来上公开课,这样就失去了公开课的意义.就生物公开课而言,应该注重实验探究,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适时地开展演示实验或者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注重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与做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领悟其中的奥秘,体会实验带来的喜悦,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实验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使之科学性、可操作性强,尽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廉价品或废弃品做为实验器材,变废为宝,在实验中宣传并理解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脑运用的普及,生物教师要努力学习相关计算机知识,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有了课件,就可以将生物学中的知识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而且对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很有帮助的.
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多媒体课件不宜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听课者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要在紧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有所扩展,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视频片段来引导学生从中归纳相关知识,再联系生活实际,举一反三.此外,对书本上的一些阅读材料也要加以重视,利用起来,从中提炼知识,扩展知识面,同时应适时地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情感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提问时要有层次性,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要有所变化.平时要做好基础薄弱或则胆怯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励他们踊跃发言,在不断磨练中提高自信.避免总向一些优秀生提问,造成小部分权威化,这样可能会扼杀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能力的发挥.总之,提问要全面考虑,鼓励所有学生互动起来,答疑解问.在讨论、回答问题时,要分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积极思考,轮流回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解决问题.如此,良好的课堂氛围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公开课不能徒有其表,哗众取宠,要回归自然,合理安排课堂内容,能够真实地体现课堂氛围,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教师教学的情况.一堂能够与当地教学环境相适应,并能够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悟,教有所得、教有所乐的公开课才算是一堂好的公开课,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公开课的效果除了可以让专家、教师评价,还可以适当结合学生甚至家长的评价,经综合评定,找出其中的亮点与败笔,从中吸取经验,不断反思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善,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开课的价值.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当中一定要渗透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把握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介绍生物结构及其功能的时候要注重对比,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尽量讲得通俗易懂.在作课堂小结时,不要光由教师一个人总结,也不要照书上的标题简单说一遍,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小结要求有的放矢,简明扼要,有深度.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思考和归纳能力.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新课改的优越性、必要性.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只要广大师生坚定信心,与时俱进,一步一个脚印勇敢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在生物新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最终达到生物教师的综合能力大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全面发展的目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10.3040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