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2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3
照羽毛的特征可分为
正羽:覆盖鸟类体表的主要的羽毛,飞羽 和尾羽 都是特化的正羽;对海水的附着力最小而产生气泡进而减少摩擦力,例如企鹅的羽毛。
绒羽:密生在成鸟的正羽下面,羽小枝上不具羽钩或缺失,羽干短小或缺失,羽制成簇的从羽柄顶部伸出,使整个羽毛蓬松柔软,是体表有效的隔热层。(雏绒羽:雏鸟破壳后体表所覆的绒羽,在早成雏中发达,而晚成雏中稀疏,甚至全无。雏绒羽完全不具羽小钩。)
半绒羽:介于绒羽与正羽之间的一种羽毛,具正羽的结构但缺乏羽小钩和凸缘,因此像绒羽一样蓬松。一般分布于正羽之下。
毛羽或纤羽:散在正羽及绒羽之间,羽干细长,顶端有少许羽枝及羽小枝。毛羽的基本功能是触觉。
粉䎃(rǎn):特化的绒羽,终生生长而不脱换,端部的羽枝和羽小枝不断破碎为粉状颗粒,有助于清除正羽上的污物。鹭类的粉䎃发达,在胸腹及胁部成斑块分布。鹰和鹦鹉的粉䎃分布于全身。通常缺乏尾脂腺的鸟类多有发达的粉䎃。
有些学者提出
羽毛的发生进化可能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皮形成一个中空的突起。
第二阶段,出现松散的羽小枝,但羽小枝不带小钩。羽小枝共有一羽芯。
第三阶段,羽毛成为平整的芭蕉扇状,羽小枝间带小钩,但羽小枝仍未相编织。有两种可能的方向。第一可能是,从第二阶段发展出芭蕉扇状羽毛,但羽小枝之间不带小钩,羽小枝在*形成一羽干。第二种可能则是,羽毛仍呈松散羽小枝状,但羽小枝间已出现小钩。
第四阶段,羽小枝互相编织。内外羽片大小相当。
第五阶段,羽毛呈不对称状,外羽片小,内羽片大。
因为大多数的羽毛都会损坏,所以鸟类要定期换羽,旧的羽毛脱落,新的羽毛就长出来。对于大多数鸟类而言,飞羽和尾羽的更换按照一定的规律、顺序进行,所以鸟不会失去飞行能力。有些家禽如鸡鸭鹅,尽管他们中的一些品种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或者只能在很短的距离飞行,但是他们换羽的习性并没有改变。
鸟类经常修整它的羽毛以保持清洁、松软,主要方式有:
涂油:以喙啄取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来涂布全身的正羽,借油脂疏水的特点来防止羽毛入水湿透。
水浴:通常是弄湿羽毛但并非浸透,所以鸟儿喜欢在浅及慢的水流中进行水浴。
尘浴或沙浴:鸡形目及荒漠中的鸟或难以觅到水源的鸟把沙土拍打在身上,有助于驱逐体外寄生虫,亦可使羽毛干爽。
蚁浴:雀形目的许多鸟类(如椋鸟)有拣拾蚂蚁放在身上的行为,通过蚂蚁应激反应释放的蚁酸来杀灭寄生虫。另一些鸟类(如乌鸦及松鸦)并不会主动拣拾蚂蚁,而会站在蚁穴上,让蚂蚁走往身中。
日光浴:会在日光下伸展翅膀及尾部,可使羽毛干爽及增加体温,像普通鸬鹚便会经常进行日光浴。
花浴:在雨后或清晨,花朵和叶片都会形成大小的水珠,有些小鸟如绣眼画眉便喜欢在花朵间张开双翅,让全身沾满水珠,再甩动全身羽毛,然后晒干,完成花浴。
水浴后在整理羽毛的白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3
一、鸟类羽毛的功能:
1、自然是飞翔,翅膀和尾部的羽毛是鸟类飞翔不可或缺的部分
2、全身披挂的独特造型,使鸟类的身体轮廓呈流线型,也能够减少飞行的阻力。
3、鸟类漂亮的羽毛还具有自我保护、求偶及信息传递的功能。
二、鸟类羽毛分类:
羽毛按构造可分正羽、绒羽、半绒羽、纤羽和粉(羽冉)5类。
1、正羽
正羽分布于体表、翼、尾,包括被覆体外的大型羽片(廓羽)以及在翅和尾部着生的飞羽和尾羽。飞羽和尾羽的数目是恒定的。羽轴端为羽根,深植于皮肤中。羽轴两侧斜生许多并行的羽支,各羽支两侧更分出排列整齐的羽小支。
羽支远侧的1列羽小支具有许多羽纤支,其尖端有细钩,与羽支近侧的羽小支连接,组成扁平而有弹性的羽片,以扇动空气和保护身体。
2、绒羽
密生在正羽下面,羽支细长成丝状,着生于羽根的顶端。羽小支短,顶部簇生细丝状羽枝,羽小枝上无钩不具羽纤支或细钩,不能连成羽片,因此羽支蓬松成绒形。
水禽绒羽比较发达,鸭绒就是这种羽毛。雏鸟破壳后体表所覆的绒羽叫雏绒羽,在早成雏中发达,而晚成雏中稀疏,甚至全无。雏绒羽完全不具羽小钩。
3、半绒羽
介于绒羽与正羽之间的一种羽毛,具正羽的结构但缺乏羽小钩和凸缘,因此像绒羽一样蓬松。一般分布于正羽之下。
4、纤羽
亦称“毛羽”,散在正羽及绒羽之间,只具一细长羽干,毛发状,顶端有少许羽枝及羽小枝。毛羽的基本功能是触觉。羽轴细长,杂在正羽和绒羽之中。羽支和羽小支数目很少或者没有,是一种退化了的正羽。纤羽又称毛状羽,着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与绒羽之间。
5、粉䎃
一种特化的绒羽,终生生长而不脱换,端部的羽枝和羽小枝不断破碎为粉状颗粒,有助于清除正羽上的污物或使羽毛防水。鹭类的粉䎃发达,在胸腹及胁部成斑块分布。鹰和鹦鹉的粉[羽冉]分布于全身。通常缺乏尾脂腺的鸟类多有发达的粉。
扩展资料:
鸟类羽毛所具有的颜色和色彩,主要取决于羽毛含有的色素体及其内部结构。羽毛的色素颗粒可随羽毛的形成进入到不同部位,从而与其内部结构等因素一起决定羽毛不同的颜色。
羽毛颜色总体分为由化学物质产生的色素色和由物理结构产生的结构色,其中色素有三大类:黑色素、类胡萝卜素以及一些非常见的色素。常见的黑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广泛分布在鸟类的羽毛中,是形成鸟类羽毛颜色最主要的色素。
一些鸟类的羽毛中还存在特殊的色素,非常见的色素通常是某些物种所特有的,如鹦鹉羽毛中的红、橙、*色素,王企鹅和马克罗尼企鹅羽毛中的荧光*β-防御素,蕉鹃羽毛中的铜尿卟啉红色色素,以及其他一些鸟类羽毛中红、橙、黄、棕色的卟啉类、蝶呤类色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3
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解答 解:(1)鸟类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他的阻力,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2)鸟类的全身除足外,都被覆羽毛,羽毛主要分为正羽和绒羽.正羽覆盖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防风的外壳,并能使身体呈流线型,最大的正羽分布在翼和尾部,有利于家鸽的飞行和掌握身体的平衡.
(3)鸟类的前肢进化成翼,并且有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有利于扇动空气完成飞行.
(4)家鸽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是中空的,内充满空气,这样不但增加了骨的牢固性,而且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生活.
(5)家鸽的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补充营养.与此相适应,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补充在飞行中消耗的营养;口中无牙齿,直肠很短,这些都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生活.(6)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4
翅膀,鸟和昆虫等动物用来飞行的器官。
鸟的翅膀是飞行的基本结构。翅膀外面覆盖硬羽,其特性适于飞行。翅膀的形状由羽毛决定,使鸟能够飞行。随着羽毛向下拍动,其翅膀下的空气就形成一种推动力,称为阻力。并且由于飞行羽毛羽片的大小不同,羽片两边的阻力也不同。
飞鸟的翅膀分为四种类型。起飞速度高的鸟类其翅膀为半月形,如雉类、啄木鸟和其他一些习惯于在较小飞行空间活动的鸟类。这些鸟的翅膀在羽毛之间还有一些小的空间,使它们能够减轻重量,便于快速行动。但这种翅膀不适合长时间飞行。
褐雨燕、雨燕和猛禽类的翅膀较长、较窄、较尖,正羽之间没有空隙。比较“厚实”的翅膀会向后倒转,类似于飞机的两翼,可以高速飞行。
其他两种翅膀是“滑翔”翅和“升腾”翅,外形类似,但功能不同。滑翔翅以海鸟为代表,如海鸥等,翅膀较长、较窄、较平,羽毛间没有空隙。在滑翔飞行期间,鸟不用扇动翅膀,而是随着气流滑翔,这样可以使翅膀得到休息。滑翔时,鸟会向下落得越来越低,直到必须开始振动翅膀停留在空中为止。在其他时间,滑翔翅鸟类则在热空气流上高高飞翔几个小时。
升腾翅结构以老鹰、鹤和秃鹫为代表。与滑翔翅不同的是,升腾翅羽毛间有较宽的空间,且较短,这样可以产生空气气流的变化;羽毛较宽,使鸟能承运猎物。此外,这些羽毛还有助于增加翅膀上侧空气流动的速度。当鸟将其羽毛的顶尖向上卷起的时候,可以使飞行增加力量,而不需要拍打翅膀。这样,鸟就可以利用其周围的气流来升腾,而毫不费力。升腾鸟类还有比较宽阔的飞行羽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翅膀的面积,可以在热空气流上更轻松地翱翔。
在升腾和滑翔的时候,鸟会充分利用上升热气流上升。这些气流使鸟可以“停留”在向上升起的气流柱上。许多鸟都发现了这种上升热气流,并加以利用来维持超常的向上运动。许多鸟在上午9~10时都停留在地面,等待这种上升热气流的出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45
总的来说:轻, 防水, 保暖,色彩斑斓
羽毛是禽类表皮细胞衍生的角质化产物。被覆在体表,质轻而韧,略有弹性,具防水性,有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质轻坚韧,富有弹性和保暖性。加工精选的羽毛洁净而具光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总述
羽毛按构造可分正羽、绒羽和纤羽 3类。正羽又称翮羽,形状较大、坚硬挺直,由羽轴和羽片(或甲羽)组成。又可分为飞羽和尾羽,是制作羽扇的材料;有些禽类,如野雉和孔雀等的尾羽鲜艳多彩,常用作头冠的饰品。绒羽又称锦羽,着生在成禽正羽之下,以胸腹部为最多,纤细、柔韧、保暖,是制做枕、被和衣服的良好垫料,尤以鹅绒和鸭绒为佳。纤羽又称毛状羽,着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与绒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