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8:0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7:44
《夜书所见》的“书”的意思是书写,标题意思即“在夜晚写下看见的东西”。
出自:宋 叶绍翁《夜书所见》
原诗: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释义: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
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表现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创作背景:
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叶绍翁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叶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7:44
这里“书”的意思是书写.诗题的意思是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叶绍翁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词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夜书所见》情境图 江上秋风动客情
②. 知有儿童挑
③促织
④, 夜深篱落
⑤一灯明.
诗词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蟋蟀.
⑤篱落:篱笆.
诗词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诗词鉴赏: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 《夜书所见》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叶绍翁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词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夜书所见》情境图 江上秋风动客情
②. 知有儿童挑
③促织
④, 夜深篱落
⑤一灯明.
诗词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蟋蟀.
⑤篱落:篱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7:45
书是“写”的意思.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扩展资料: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
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7:45
《夜书所见》的“书”的意思是书写,标题意思即“在夜晚写下看见的东西”。
出自:宋 叶绍翁《夜书所见》
原诗: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释义: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
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表现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创作背景:
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叶绍翁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叶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查看全部2个回答
张家界天门山一般分别是哪几门...
关注自驾游的人也在看
2019防坑需看—从确定要去张家界游玩开始,我和朋友花了...
湖南共享旅游国际旅..广告
2019天门山景区_必去景点介绍...
天门山景区 怎么玩转张家界,玩那些景点?大约旅游花费...
福建智游之旅国际旅..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7:46
<<夜书所见>>书的意思是书写。诗题的意思是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