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蔬菜病害防治

2024-01-03 来源:划驼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蔬菜病害防治

作者:叶瑞芬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2期

摘要总结蔬菜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发病症状,介绍通过对症状的识别判断蔬菜病害种类的方法,并提出常用农药及使用方法。

关键词蔬菜病害;发生原因;病害种类;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170-01

1蔬菜病害发生的原因

蔬菜病害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原。病原可分为2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1非生物因素

指蔬菜周围环境的因素,如日光、营养、水分、空气、温度等。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蔬菜病害无传染性,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这类病害当其环境条件恢复正常时,病害就停止发展,并可逐步恢复常态。 1.2生物因素

指引起蔬菜发病的寄生物,也称为病原物。侵染蔬菜作物的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能够在田间传染扩散蔓延,故称为传染性病害。 2蔬菜病害的种类

蔬菜病害可分为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现将蔬菜传染性病害按真菌、细菌、病毒分类如下:

2.1真菌性病害

在蔬菜病害中,真菌病害是最多、最重要的一类,主要病害有:各种蔬菜的霜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疫病、白粉病、枯萎病;茄科的褐纹病、绵疫病、黄萎病、白绢病;十字花科的根肿病、黑斑病;芹菜的斑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在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作物上发生,且危害严重。主要病害有:十字花科软腐病、茄科青枯病、黄瓜角斑病、马铃薯环腐病、菜豆细菌性病、姜腐烂病(姜瘟)、芋软腐病等。

2.3病毒病害

目前已知的植物病毒病害有600种以上,仅次于真菌病害,与细菌病害占同等重要地位。蔬菜上主要病毒病害有:瓜类病毒病、茄科病毒病、十字花科病毒病、豆科病毒病等。 3蔬菜病害的症状

症状是在生产实践中用来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可分为2个部分:一是病状,指蔬菜发病后表现出的不正常状态。无论是侵染性病害还是生理性病害都有病状。二是病征,指病原物在蔬菜上的特征性表现。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病征比较明显;病毒病害的病原物是在蔬菜的活细胞内寄生的,没有病征表现;寄生性种子植物在寄主植物上本身就是病征表现;非传染性病害没有病征。

3.1常见的病状类型

(1)变色。是指蔬菜被害部分细胞的色素发生变化,但细胞并没有死亡。变色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可以是全株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包括花叶、褪色、黄化、着色(如叶片变红、花瓣变绿)等。

(2)坏死和腐烂。是蔬菜被害后细胞和组织死亡所造成的一种病变,只是各自表现的性质不同而已。包括斑点、病斑、穿孔、枯焦、腐烂、猝倒、立枯等。

(3)萎蔫。是指蔬菜局部或全部由于失水,丧失膨压,使其枝叶萎蔫下垂的一种现象,包括青枯、枯萎、黄萎等。

(4)畸形。分为2种,一种表现为促进性的病变,受害部位增大;另一种表现为抑制性的病变,受害部位变小,包括卷叶、蕨叶、丛生、瘤等。 3.2常见的病征类型

(1)霉状物。感病部位产生的各种霉。是真菌病害常见的病征,由真菌菌丝和孢子梗构成。可分为霜霉、黑霉、灰霉、青霉、绿霉等,如菠菜霜霉病。

(2)粉状物。是由真菌一定量的孢子密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可分为白粉、锈粉、黑粉,如黄瓜白粉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粒状物。是由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子囊盘、子座等形成,如白菜菌核病。 (4)绵(丝)状物。是真菌的菌丝体或菌丝体和繁殖体的混和物,如茄子绵疫病。

(5)脓状物。是细菌所具有的特征性结构。在病部表面溢出含有许多细菌细胞和胶质物混合在一起的液滴或弥散成菌液层,具粘性,白色或黄色。 3.3诊断症状的方法

(1)细菌病害的典型症状。一是病株维管束变褐色,且横切口有菌脓溢出;二是腐烂时有恶臭味。

(2)真菌病害的典型症状。一是在作物的叶、茎、果实上产生病斑;二是后期在发病部位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绵丝状物、小粒点、菌核等产生。

(3)病毒病的典型症状。一是花叶(叶色变淡、浓淡不匀);二是畸形(卷叶、缩叶、皱叶、萎缩、丛枝、丛生、矮化、缩顶等);三是局部坏死;四是明脉(叶脉褪绿形成明脉)。 4蔬菜常用农药及使用 4.1对症下药

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等防治;病毒病可选用病毒K、病毒A、病毒清、高锰酸钾等药剂防治;真菌病害可选用杜邦系列(如:克露、福星)、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铜大师、速克灵、杀毒矾、敌克松等药剂进行防治。 4.2用药方法

(1)喷雾。用药液喷洒作物地上部分,要求喷全喷细,叶的正反面均要喷到,以药液在茎叶上不下滴为宜。

(2)灌根。用药液浇灌作物根部,如蔬菜的疫病、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软腐病、病毒病等,在进行地上部喷药时,必需结合浇灌。

(3)局部涂抹。用药液在病部进行涂抹,如茄科蔬菜疫病可在发病部位(分枝处)进行涂抹;瓜类枯萎病可在其茎基部涂抹。 4.3及时用药

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拔除发病中心株并对中心株及周边植株进行点片或全面喷药防治,每隔5~7d喷1次,连续2~3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4定期预防

瓜类和茄果类病害发生率较高,生产上要定期喷药预防。苗期主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杜邦福星、代森锰锌、杜邦克露交替使用,每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生长期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可用杜邦克露、福星、病毒清、速克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可杀得、农用链霉素、铜大师等交替单剂或2种混合使用,每隔10~15d喷1次,连续3~4次,基本可预防蔬菜地上部分的病害。 5参考文献

[1] 张国东,赵玉芬,李国华.浅谈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吉林蔬菜,2001(3):15-16. [2] 李平,刘玲.蔬菜苗期常见病的识别与防治[J].蔬菜,2000(3):25. [3] 李明远.我国蔬菜病害发生与防治概述[J].农药,1996(2):6-9.

[4] 李子钦,张庆平,赵存虎,等.我区蔬菜病害发生与防治简述[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4):27-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0.4344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