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准备:
1.学生:(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去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并说明理由。) 2.老师:搜集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增强自我表现的能力。 三、教材评价:
本课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画,讲述自己喜欢作品的理由,在不同的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儿童绘画的特点,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 五、教学难点: 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六、教学与实习阶段: 引导——5分钟,讨论——10分钟,构思——25分钟,着色——15分钟,欣赏评价——15分钟,整理展示——5分钟,老师小结——5分钟。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1.老师以谈话法引入新课。
2.请学生展示自己寻找的儿童画供师生欣赏。 3.让学生讲述自己寻找得来的儿童画,并说明理由。
4.老师展示几组儿童画供学生欣赏。(选择有代表性的,从形式、方法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欣赏介绍)
5.老师小结:归纳师生所展示的各类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7.老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及方法。 ▲描绘奏乐的 ▲描绘舞蹈的 ▲描绘动物的 ▲描绘鱼类的 ▲描绘花卉的 8.讲述作画步骤: A、 构思 B、 画出草图 C、 涂上色彩 D、 整理修改
八、学生作画: 老师巡堂辅导并播放音乐
作业要求:自己表现自己学习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画一幅创作画。(本节课画草图,下节课涂颜色) 九、教学评价:
1.请优秀作业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供师生欣赏。 2.请同学大家评议
3.老师总结归纳。重点讲述儿童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十、课程类型:
寻找——欣赏——创意——畅想—— 寻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画 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尝试创作表现
第二节 一、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以及出席情况。 二、 讲评上节课作业的优缺点。 三、 讲述涂色彩应该注意的几方面。 A.选用色彩要鲜艳
B.用色要有变化,全部涂满,不留空白。 四、 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堂辅导
五、 作业讲评:展示优秀的作业供大家欣赏,采用互评的方法谈谈各自的看法,最后教师小结;肯定画得好的同学同时鼓励后进生。 六、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