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毛泽东作者:毛泽东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作者:毛泽东。年代:当代。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去世时间:1976年09月09日。主要作品:《七绝·五云山》《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五律·喜闻捷报》《五律·张冠道中》《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等。主要成就:领导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信仰:马克思主义。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的详细介绍:
一、《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的全文 点此查看《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的详细内容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二、注解
坑深:地势险峻。
唯我彭大将军:大战胜利毛泽东写诗赠于,首句即用电文句,但改“沟深”为“坑深”。彭德怀收到这首诗后,将诗的末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原诗送还了毛泽东。彭德怀(1898—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三、赏析
毛泽东的这首诗,廿四字,刻画了一位英勇无敌的大将军形象。与汉高祖刘邦廿三字的《大风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塑造的艺术形象,颇有些他曾熟读的中张飞收缰勒马、在长坂桥喝退百万曹兵的雄风。“横刀立马”当然只是一个艺术的真实,而不是历史的真实,因彭德怀指挥作战时并未骑在马上,而是隐藏在壕沟里。他使用的枪也不是短距离格斗的大刀长矛一类的古代兵器,而是能够较远距离射击的近代武器“盒子炮”。但该句确实刻画了一个挺身拒敌、勇猛无比的彭大将军形象。 “山高路远坑深”,此句确实是当地地貌的真实写照。成仿吾在《长征回忆录》中,曾描写红军过六盘山后在白杨城出发的情景:“一出城就要过沟,队伍集结在东门外,等待下沟……队伍继续下沟,一直下到三四十丈的沟底,才又上行二三里路,离开了沟。”“过完了这道沟,又上了山,接着又过了三道深沟,直到半夜才到达杨家园子,已经走了百多里路。我们夜行军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是黑夜过深沟的经验以前还没有过。沟越深,越阴暗,看不清道路,而路又很窄,稍不注意,就很危险。”确实,由于水土流失,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吴起镇一带多是高山深沟险壑。只是红军在越过陕甘宁三省交界的老爷山后往东走时,地势逐渐低落,正是谓“山高路远坑深”。 依据《彭德怀自述》的版本来分析,“骑兵任你纵横”,是谓看你们这些骑兵还能横行几时。“纵横”,强横无忌、奔行无阻之意,是写敌骑气焰嚣张。该句体现了毛泽东及所率领的红军将士志在歼敌、胜利在握的从容镇定和对骄横之敌骑的藐视。“谁敢横枪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塑造的艺术形象与古时战场的勇猛战将重叠在一起,令人景仰。
四、《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毛泽东其他诗词
《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七绝·五云山》、《水调歌头·游泳》。五、译文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吴起镇山高路远地势险峻,红军骑马纵横其间奋勇杀敌。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有谁敢手持武器,纵马驰骋,在我看来只有彭大将军。
相同朝代的诗歌
《绣山》、《七绝》、《无俗念丘处机》、《小曲小昭》、《五绝袁冠南》、《苗若兰与胡斐对答》、《瑞鹤仙黄蓉唱与郭靖》、《水龙吟黄蓉与陆乘风》、《七绝袁冠南》、《九张机》。